欢迎来到乐鱼平台是赞助大巴黎官方网站!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本文在SOFC/SOEC连接体上制备了(LaSr)MnO(LSM)和MnCoO(MCO)涂层,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和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两种先进的热喷涂技术作对比。根据结果得出,MCO 比 LSM 能够生成更均匀、更致密的涂层。此外,LPPS制备的MCO涂层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上升和冷却循环稳定性以及Cr扩散抑制性能。

  固体氧化物电池(SO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排放低、燃料选择相对灵活以及能够很好的满足大规模能量存储和转换的要求而受到全球关注。连接体是 SOC 电堆中的关键组件,它提供连续电池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及氧气和燃料气体和/或蒸汽的分离。Fe-Cr基金属材料,如Crofer22 APU、SUS304和SUS430,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高温结构稳定性以及与其他材料匹配的热膨胀系数(CTE),已大范围的应用于SOC的连接体中。然而,由于连接体在高温下氧化而形成的氧化铬(CrOscale)已知会导致电堆性能直线下降。此外,CrO可以与O和H2O反应形成CrO或CrO(OH),从而毒害SOFC的阴极(SOEC的阳极)并进一步恶化SOC性能。这两个负面因素导致 SOC 的长期稳定性和热循环耐受性较差。因此,本研究将(LaSr)MnO(LSM)和MnCoO(MCO)粉末应用于连接体涂层的制备,对使用不相同方法制备的不同涂层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比较。

  初始LSM和MCO的自由度分别为0.5~2m和0.5~0.84m,不能够满足热等离子喷涂工艺的要求。因此,在等离子喷涂前采用喷雾干燥造粒工艺制备合适粒径的粉末。LSM 和 MCO 造粒粉末的 SEM 图案如图 1 所示。直径范围为18.44至31.55m(图1(b)中测量)的LSM的均匀性比直径约为37.9m(图1(d)中测量)的MCO更不均匀。因此,MCO造粒粉末由于颗粒形貌更均匀、更大,更适合热等离子喷涂工艺。

  图1 两种粉末的微观形貌。(a) LSM造粒粉末的形貌;(b) LSM造粒粉末的局部放大图像;(c) MCO造粒粉末的形貌;(d) MCO造粒粉末的局部放大图像。

  LSM 和 MCO 涂层的结构和形貌如图2所示。总的来说,与MCO-APS和MCOLPPS涂层(孔隙率分别为5.6%和3.4%)相比,LSM-APS涂层(孔隙率为10.1%)局部观察到更多的孔隙,表明MCO粉末能形成更致密的涂层LPPS工艺可以制备孔隙率最低的涂层。随着孔隙率的降低,阻气性能提高,能够更好的降低SOC在长时间运行中电化学性能的衰减率。

  样品在高温下的氧化相当快,因此阻抗明显高于涂层样品。虽然氧化物涂层的电子电导率低于连接体本身,但有涂层样品的 ASR 低于裸样品,因为涂层会抑制连接体的氧化。MCO涂层拥有非常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循环稳定性,并且MCO-LPPS在长期频繁的升降温循环运行中具备比较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即使在SUS430表面涂覆涂层,在循环运行过程中任旧存在Cr从本体迁移到界面并在界面处形成氧化物。此外,MCO-APS界面处Cr的相对强度远高于MCO-LPPS,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MCO-LPPS涂层在抑制Cr迁移和氧化层生长方面比MCO-APS涂层具有更加好的性能。

  图4 喷涂层界面的EDS元素分布分析。(a) MCO-APS涂层;(b)循环测试后的MCO-APS涂层;(c) MCO-LPPS涂层;(d)循环测试后的MCO-LPPS涂层(沿白色箭头方向进行EDS扫描)。

  连接体表面涂层是抑制连接体氧化和Cr迁移的重要方法。MCO-APS具有更加好的电化学性能,与APS相比,LPPS具有更高的火焰温度和更清洁的工作环境,能够制备出更致密的涂层,具有更加好的抗氧化性和循环稳定性。MCO-LPPS涂层在抑制SUS430 Cr迁移方面比MCO-APS涂层具有更加好的性能。

  于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核能制氢、清洁能源和碳基能源高效转化利用。发表论文85 篇,H因子达到16。

  Frontiers in Energy(SCI),能源领域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于2007年创刊,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刊之一 (Transactions of CAE)。翁史烈院士和倪维斗院士任名誉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周守为、苏义脑、彭苏萍任主编,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校长、教授Radenka Maric、法国普瓦捷大学教授Nicolas Alonso-Vante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巨永林任副主编。

  出版能源领域原创研究论文、综述、展望、观点、评论、新闻热点等。选文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和交叉性”,涉及领域包括:能源转化与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储能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先进核能技术,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新型能源系统,能源与环境,能源经济和政策。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2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FIE Research:二维VxW1-xN1.5固溶体助催化剂实现高效光催化重整甲酸制备合成气

  FIE Review:金红光院士等——CCS中二氧化碳捕集的节能潜力评估


其他产品